如何以大规模设备更新促进县域医疗高质量发展?多名专家建言献策
中新网北京8月12日电(赵方园)“我们坚信以’设备大规模更新’为契机,加强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医疗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和必备条件。”在2024年度“健康新征程 关爱走基层”公益行动启动现场上,GE医疗全球执行副总裁、GE医疗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张轶昊如是说。
近期,国家层面发布了一系列关于县域医疗改革的政策文件,明确了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其中,《关于做好医疗卫生领域2024年设备更新工作的预通知》提出,要通过设备更新,提升县域医疗设备水平,缩小城乡医疗差距。

县级医院设备的短板如何补齐?访谈现场,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发表主题演讲,他表示,设备更新首先要补短板,当前高端医疗设备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三甲医院,因此要把这方面的短板补上。其次要解决县域医共体,解决它的影像中心、放射医疗、远程医疗、手术机器人等问题。
张轶昊则从企业的角度给出了解决方案,他表示,在县域医疗设备更新的背景下,企业不仅仅是提供设备,更应是全方位赋能县域医疗机构。为此,GE医疗也将从临床专科能力、上下级协同、AI智能化、运营管理和金融赋能五方面进行发力,以支持县域医疗机构的整体发展和能力提升。同时,张轶昊强调,要真正服务好中国的基层医疗,必须依托中国制造和中国研发,而GE医疗中国的“全面国产”和“无界创新”战略,使其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并满足中国基层医生的实际需求,开发出真正适合中国市场的医疗产品和服务。
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赵美英认为,在医疗设备更新换代的过程中,应进一步围绕居民的健康需求来补短板。“医疗设备更新换代要聚焦疾病负担大的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的专科服务的能力,加强急诊、重症,以及安宁疗护、康复等专科方面的服务能力,重点针对性地配备有关的医疗设备,支持县级医院更好地发挥龙头的作用。要聚焦系统和整合,给基层赋能,让老百姓可以就近获得高质量医疗服务。”
2023年国家质控中心的调研报告显示,现在中国每万人医学影像诊断医师的人数是0.6人,每万人操作技师0.5人。所以,可以看到,其实我们现在的人员是大大不足的,尤其是在基层医院,尤其经过培训的人员。”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张惠茅表示。
在她看来,以旧换新行动中,为了更好地帮助到基层医院,仍需解决“人”的问题,让基层有医技人员可以使用,并且有能力用好这些设备。
多名嘉宾认为,为提高县域和基层的诊疗能力,既要“造血”也要“输血”。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查云飞表示,当前基层医疗机构的医技人员能力缺口大。在此背景下,一方面,需要让更多智能化、性能高的设备下沉基层;另一方面,需要做好设备的技术标准、门槛等服务工作,通过同质化的标准,获得同质化的检测结果,并在区域协同下,实现影像互认,推动分级诊疗。(完)
- 幺凤浴火 柔蚕无憾——怀叶嘉莹老师
- 孩子不能又亲又抱 当心“亲吻病”→
- 意千重:万千书籍汇流成河,最终喷发为笔下故事
- 职校生:毕业后,这样成为“能工巧匠”……
- AI赋能中医传承与发展 国医大师严世芸:是“经验医学”与“数据驱动”的碰撞
- 国家大剧院制作瓦格纳歌剧《指环》之《女武神》即将登场
- 铁路五一假期火车票,开售!
- 心理健康蓝皮书:短视频高强度使用与抑郁和焦虑风险显著相关
- 4月8日美农生物(301156)涨停分析:动物保健、饲料概念驱动
- 净利或将翻倍!比亚迪,一季度最高预盈100亿元
- 首批国家级名单公布!广西这些品牌入选
- 【文化中国行·一线讲述】那些被文学照亮的村落
- “慧”及养老 上海已建成70多家智慧养老院
- 暴雨蓝色预警:10省区有大到暴雨 湖南江西等地局地有大暴雨
- 华艺照明2025年春季新品订货会,重磅发布!引爆市场!
- 上海首个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随访门诊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