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科技早参丨MIT研究:仅23%工人可被AI有效取代
NO.1 Alphabet旗下X实验室据悉将裁员
据外媒,知情人士透露,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X实验室近几个月来与风投和其他投资者就融资问题开展了更多讨论。该实验室正计划重组,为此,X实验室将实施一轮裁员,主要集中于职能岗位。
点评:X实验室主要负责开发一些前沿的项目,Alphabet需要在维持创新力和控制风险之间找到平衡。
NO.2 AI模仿拜登声音给选民打电话
据外媒,周二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共和党初选被视为对特朗普的一场关键测试。然而,在上周末,该州居民频频接到电话劝阻他们不要参与投票,更令人惊讶的是,电话那头的人似乎是美国总统拜登本人。该州总检察长办公室表示,这些电话使用AI模仿拜登的声音,目前正在调查相关细节。
点评:AI模仿声音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因此,需要加强对AI声音的监管和鉴别,保护公众的利益和权利。
NO.3 甲骨文推出OCI生成式AI服务
甲骨文官微宣布推出Oracle云基础设施远程软件服务(Oracle Cloud Infrastructure,OCI)Generative AI服务。据介绍,OCI Generative AI服务是一项全面托管服务,可无缝集成Cohere和Meta Llama 2的大型语言模型(LLM),有效解决各种业务用例。
点评:这是甲骨文在云计算领域的一次重要突破,利用生成式AI技术为客户提供更多的价值和选择。
NO.4 AMD首批MI300X交付
据媒体报道,作为AMD抗衡英伟达的有力产品之一,首批Instinct MI300X已开始向客户交付。已知的AMD Instinct MI300系列客户包括Meta、谷歌、微软等巨头。根据AMD的测试,与英伟达同平台相比,MI300X平台的内存容量增加2.4倍,计算能力提高1.3倍,同时保持了相当的双向和单节点环带宽总和。
点评:AMD通过与Meta、谷歌、微软等巨头的合作,证明了其在HPC市场的地位和影响力,同时也对英伟达的霸主地位形成了挑战。
NO.5 MIT研究:仅23%工人可被AI有效取代
据媒体报道,麻省理工学院(MIT)最新研究发现,从成本效益方面来看,人工智能(AI)目前还无法取代人类的大部分工作。这项研究试图消除人们对AI在许多行业取代人类的担忧。具体来看,以美元工资衡量,只有23%的工人可以被有效取代。在其他情况下,由于AI辅助视觉识别的安装和操作成本昂贵,人类自己就可以更经济地完成这些工作。
点评:这项研究很有意义,为人们理解AI的优势和局限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AI的成本效益不容忽视,人类和AI应该互补发展,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每日经济新闻
- 幺凤浴火 柔蚕无憾——怀叶嘉莹老师
- 孩子不能又亲又抱 当心“亲吻病”→
- 意千重:万千书籍汇流成河,最终喷发为笔下故事
- 职校生:毕业后,这样成为“能工巧匠”……
- AI赋能中医传承与发展 国医大师严世芸:是“经验医学”与“数据驱动”的碰撞
- 国家大剧院制作瓦格纳歌剧《指环》之《女武神》即将登场
- 铁路五一假期火车票,开售!
- 心理健康蓝皮书:短视频高强度使用与抑郁和焦虑风险显著相关
- 4月8日美农生物(301156)涨停分析:动物保健、饲料概念驱动
- 净利或将翻倍!比亚迪,一季度最高预盈100亿元
- 首批国家级名单公布!广西这些品牌入选
- 【文化中国行·一线讲述】那些被文学照亮的村落
- “慧”及养老 上海已建成70多家智慧养老院
- 暴雨蓝色预警:10省区有大到暴雨 湖南江西等地局地有大暴雨
- 华艺照明2025年春季新品订货会,重磅发布!引爆市场!
- 上海首个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随访门诊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