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运营规模达1.86万亿元
记者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23年四季度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我国社保基金监督力度不断加强,投资运营规模持续扩大,截至去年底,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运营规模达1.86万亿元。
记者了解到,2023年,我国陆续出台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举报工作管理办法、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约谈暂行办法等,部署开展社保基金管理巩固提升行动,常态化开展年金基金管理机构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促进合规运营。全年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7.92万亿元,支出7.09万亿元,年底累计结余8.24万亿元,基金运行总体平稳。人社部还表示,2024年将进一步推动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委托投资规模。
2023年,社会保障领域各项制度措施平稳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个人养老金制度、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等改革持续深化,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全面实现。截至去年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0.66亿人、2.44亿人、3.02亿人,同比增加1336万人、566万人、1054万人。其中,工伤保险参保人数首次突破3亿人。
同时,社保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全年发放失业保险金等各类失业保险待遇976亿元,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为2577万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困难群体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9%以上。2024年,人社部将持续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和扩大企业年金覆盖面,推进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促进灵活就业人员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加养老保险,并推动有条件的村集体经济组织补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缴费,增加个人账户积累。
当前,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日渐增多。此次发布会上,人社部调解仲裁司司长王振麒表示,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维权难、多头跑,办理此类纠纷调查取证难、事实认定难和法律政策不完整问题,人社部与多部门汇聚力量,探索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一站式劳动纠纷调解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与平台企业和用工合作企业之间因劳动报酬、奖惩、休息、职业伤害等劳动纠纷提出的调解申请,人社部等部门将帮助当事人在互谅互让基础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同时,一站式调解应自受理之日起15日内结束,双方当事人同意延期的可以延长,延长期限最长不超过15日。”(经济日报记者 敖蓉)
- 异动快报:禾盛新材(002290)4月8日14点32分触及跌停板
- 紫金矿业:对外出售资产完成交割
- “高补贴”“高奢品”? 小心仓播里的这些套路
- 云镝智慧参编!深圳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标准正式获批立项!
- 浙江中南集团董事局主席吴建荣当选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新任会长
- 文化中国行丨新春打卡“南北狮舞” 在传承中舞出精气神
- 冰雪元素拉满!第九届亚冬会开幕式首次全要素彩排完成
- 新春走基层|苦累永攀登——跟着泰山挑山工送货
- HIMA智能安全测试助力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 实现降本增效
- 厦门国际银行宁德分行举办“青春向党植新绿 青年守廉筑清风”主题植树活动
- 1月20日爱慕股份涨停分析:纺织服装,优化生育(三孩)概念热股
- 异动快报:ST百利(603959)1月17日14点30分触及涨停板
- 百嘉医疗领先科技:MRI全身核磁共振结合先进成像技术助力癌症早期检测
- 提升团餐竞争力,海底捞开启“大厂美食篇”,入驻北京小米
- 新春走基层丨与病魔赛跑 为生命而战 这里的每一秒都至关重要
- 深空深海全覆盖!我国加速攻关下一代北斗系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