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转”近视上热搜 谁是伪科普背后推手
伪科普博主和平台的“默契”
第一步:部分博主通过议题设置、“标题党”等发布不实信息博眼球、换流量
第二步:平台捕捉到相关热点,推波助澜,用“算法”赋予相关内容更多的曝光度
第三步:那些深谙平台推广机制的博主,发布了更多的“擦边球”“蹭热点”信息
最后:伪科普信息更多了,公众被各种各样的消息包围
最近,“近视眼从800度降到100度”的短视频上了热搜,不同身份的主播演示了各种“恢复”方法,它们都有用吗?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视频都是伪科普。更糟糕的是,这些严重误导公众的内容之所以在互联网“横行霸道”,与平台纵容不无关系。
近视无法逆转
从视频看,宣称能将高度近视变成低度近视的视频大致能分为两类:一类是博主演示“恢复方法”:有的博主表示,可以通过穴位按摩,“逆转”近视;有的则转动眼球并配合远近距离交替聚焦,称能治疗近视。另一类则是各种视力训练视频,博主称,通过观看这些视频,就能降低近视度数。
从博主的介绍看,它们都“大有来头”:有的是“飞行员视力恢复训练”,有的来自日本某医疗机构,还有的称演示者是“武医掌门”。但从公开信息看,没有资料能证明这些说法。上海辟谣平台记者还通过私信联系相关博主询问,截至发稿,没有得到任何回复。
在真正的权威机构和专业医生看来,以上方式都不靠谱。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通过公众号“科学辟谣”指出,网传内容实为伪科学。具体来看,近视通常涉及眼球的结构变化,特别是眼轴长度的增加。这种增长通常是永久性的,无法通过远眺、转转眼球、压迫眼睑等一般手段将它缩短。而眼球中的组织,如巩膜(眼球的外层)在近视的过程中可能会被重塑,这种重塑也不可逆。在目前的医疗条件下,近视不可治愈,一旦发生就不可逆转。
多名三甲医院的眼科医生表示,在网传部分“视力训练视频”中,有的没有出处,有的其实是针对散光、弱视等不同眼部疾病的训练视频,并不是针对近视;而且,是否能观看这些视频、如何观看等,需要医生根据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确定;如果跟着视频“训练”,反而可能影响视力。
谁在助推伪科普
既然“近视眼从800度降到100度”是假的,那为什么会登上热搜榜呢?调查显示,社交平台难辞其咎。
本次热搜主要来自微博,在话题“#近视眼从800度降到100度的过程#”下,不同账号发布了各种内容,既有已经被辟谣的伪科普,也有部分专业人士做的真科普,内容良莠不齐。
伪科普能在社交平台大行其道,与平台的发布和推广机制密切相关,平台与发布伪科普信息的博主间似乎也形成了“默契”:一开始是部分博主通过议题设置、“标题党”等,发布不实信息博眼球、换流量;之后,平台捕捉到相关热点,推波助澜,“算法”赋予相关内容更多的曝光度;接着,那些深谙平台推广机制的博主,发布了更多的“擦边球”“蹭热点”信息;最终,伪科普信息更多了,虽然相关话题下也有部分正确的科普知识,但公众被各种各样的消息包围,又是在伪科普的话题下,难辨真假。
显然,要改变这一现象,不仅要约束博主、主播的行为,还要改一改平台的话题设置和推广激励机制,更要督促平台对伪科普说“不”。
上海辟谣平台留意到,不少社交平台开始对已经澄清的谣言打标签,提醒公众注意。但针对伪科普内容的标签还很少。事实上,对平台而言,“算法”不应当仅仅从热点出发,更要承担“拔草”伪科普、“种草”真科普的责任。
本报记者 任�
(责任编辑 :欧云海)
- 幺凤浴火 柔蚕无憾——怀叶嘉莹老师
- 孩子不能又亲又抱 当心“亲吻病”→
- 意千重:万千书籍汇流成河,最终喷发为笔下故事
- 职校生:毕业后,这样成为“能工巧匠”……
- AI赋能中医传承与发展 国医大师严世芸:是“经验医学”与“数据驱动”的碰撞
- 国家大剧院制作瓦格纳歌剧《指环》之《女武神》即将登场
- 铁路五一假期火车票,开售!
- 心理健康蓝皮书:短视频高强度使用与抑郁和焦虑风险显著相关
- 4月8日美农生物(301156)涨停分析:动物保健、饲料概念驱动
- 净利或将翻倍!比亚迪,一季度最高预盈100亿元
- 首批国家级名单公布!广西这些品牌入选
- 【文化中国行·一线讲述】那些被文学照亮的村落
- “慧”及养老 上海已建成70多家智慧养老院
- 暴雨蓝色预警:10省区有大到暴雨 湖南江西等地局地有大暴雨
- 华艺照明2025年春季新品订货会,重磅发布!引爆市场!
- 上海首个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随访门诊落成